龜苓膏之起源、成份及療效
龜苓膏是廣東、廣西一帶的傳統藥用食品。正統龜苓膏是以金錢龜、土伏苓、甘草等中藥材製成凝固的膏狀。相傳是由清朝時太醫嚴綺文流傳出民間的宮廷秘方,據稱有清熱解毒等功效。據說同治帝身患天花期間,曾因服龜苓膏而一度令病情好轉,但慈禧太后因偏信巫醫治同治帝之病,停服龜苓膏,貽誤病情,以致同治帝一命嗚呼。
龜苓膏一般是黑色的膏狀,似涼粉,不過有較濃的中藥甘味道,吃時可以加入少許蜜糖。在夏天,龜苓膏冷吃會更美味。
龜苓膏的主要材料有龜板及土伏苓。龜板,又叫龜甲,是龜科動物烏龜的甲殼。性味甘、寒。有滋陰潛陽、補腎健骨、養血補心和止血的功效。可用於治療頭痛眩暈、盜汗遺精、手足震顫、腰膝酸軟、驚悸、失眠健忘,婦女崩漏及月經過多等。如果把它熬成固體膠塊,叫做龜板膠,其滋補力比龜板更強。由於龜板和龜板膠含有動物膠原、脂肪、角蛋白、18種胺基酸,以及鈣、磷、鋅等多種微量元素,因此,它們能夠提高白細胞數量,增強免疫力,有補血、鎮靜、提高冠脈流量和提高耐缺氧能力等作用。
土伏苓,性味甘、淡、平。有解毒、除濕、利關節的功效。從西醫角度來講,它還含有落新婦甙、異黃杞、胡蘿蔔、多糖、澱粉等,所以能夠起到利尿、鎮痛、抑菌、解汞毒等作用。
當然,對於龜苓膏而言,僅僅是龜板和土伏苓還不夠,在這兩種主要原料的基礎上,加用金銀花、蒲公英、菊花等清熱解毒、解暑、利濕的多味藥材,才能更有效地發揮到滋陰、解毒、解暑、解瘡毒等作用。
總括來說,龜苓膏滋陰潤燥,降火除煩,清利濕熱,涼血解毒。用於正虛邪實、陰虛熱甚所致的虛煩、便秘、熱淋、白濁、癤腫、赤白帶下、皮膚搔癢、癤瘡紅腫等症。現代常用治多種口腔潰瘍習慣性便秘、急慢性泌尿系感染、女性生殖系統炎症、某些神經功能障礙、可以促進新陳代謝、潤肺止咳,還能美容養顏和滋陰補腎、嗓子疼等症。
現代營養學研究發現,龜苓膏中含有多種活性多糖和氨基酸,具有低熱量、低脂肪、低膽固醇的特點,能夠調節血脂和血糖。
不過要留意一點,因為龜苓膏可促進血液迴圈並屬於清涼解毒的食品,因此婦女於月經期間及孕婦不宜食用,體質虛弱者也不宜常食。
如何辨識龜苓膏的好與壞?
生產龜苓膏必須經過長時間的泡制及熬煉,將龜板及其中藥的有效成分提煉出來,故產品呈現濃稠的深褐色,但又可從其薄片的成品中清晰看見其潤澤及通透感,表示當中不含雜質。龜苓膏的味道應帶些微苦,吃後有回甘的味道。質滑嫩,容易入口溶化,芳香可口。